详情
约翰·施密特钢琴独奏音乐会
时间
2025.10.18 周六 19:30
场馆
青岛音乐厅
城市
青岛
票价
80
数量
每笔订单限购2张
合计
支付方式
观影人

约翰·施密特 Johan Schmidt

作为比利时古典音乐界的著名钢琴家,约翰·施密特因精湛的技巧与细腻的表达享誉国际。约翰·施密特先生1964年出生,自幼成长于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他几乎是“在琴键上学会与世界沟通”。他的演奏情感丰富、层次多变,时而悠扬抒情,时而幽暗深邃,时而激情四溢,令人动容。至今,他的每一场演出仍展现出这份深刻的情感张力。他先后师从钢琴大师爱德华多·德尔·普约(Eduardo del Pueyo)、卡尔-海因茨·凯默林(Karl-Heinz Kämmerling)与叶甫根尼·马利宁(Yevgeny Malinin),并在多个国际大赛中屡获殊荣,包括:

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并荣获RTBF观众奖 希腊玛丽亚·卡拉斯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俄罗斯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日本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

约翰·施密特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个人魅力征服了世界乐坛,长期与比利时国家管弦乐团、列日爱乐乐团、佛兰德爱乐乐团等合作。与此同时,他也受邀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厅登台演出。作为全球公认的施坦威艺术家(Steinway Artist),约翰·施密特尤为钟爱李斯特与贝多芬的作品,并以精湛的技巧和情感力量,持续赢得国际舞台的高度评价。

在本场以音乐会以勃拉姆斯的《三首间奏曲》Op.117开场,作为作曲家晚年最个人化的作品之一,这三首小品仿佛钢琴的自白书,沉静而深情。柴科夫斯基《杜姆卡》以风格鲜明的俄罗斯民间即兴传统为基础,在沉郁与飘逸中展现出作曲家的独特音乐语言;而《四季》中的“六月:船歌”与“十月:秋之歌”则将季节之美转化为内心图景。斯克里亚宾的《第五奏鸣曲》结构自由,将听众带入极具现代感的音乐世界。音乐会下半场,施密特先生将完美再现李斯特的多重身份——钢琴家、作曲家、炫技狂人。《第三号安慰曲》与《第三号爱之梦》的柔和宁静,是李斯特晚年内敛风格的代表作。《弄臣幻想曲》以威尔第歌剧中的旋律为基础,将歌剧的情感冲突转化为钢琴上的辉煌篇章;而《但丁奏鸣曲》则是一部充满哲学意象的音乐寓言。施密特先生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疾速且干净”,在炫技中饱含情感。独特的演奏指法,展现出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及对钢琴艺术的深刻理解。

约翰·施密特与中国乐坛渊源深厚,近年来频繁在中国舞台上献艺和交流。早在2011年,他便在青岛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及大师班活动。此后,施密特先生多次赴中国巡演,每场音乐会都获得热烈反响。2017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包括青岛在内的多地举办“致敬贝多芬”主题钢琴独奏音乐会。2018年,他在山东等地开展了“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集锦”独奏巡演,为中国听众带来萦绕浪漫情怀的钢琴盛宴。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富有热情的艺术家,约翰·施密特在教育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自2011年起担任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曾任教于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培养出众多优秀的钢琴人才。在当今数字时代,施密特先生同样善于利用新媒体与全球乐迷交流。他活跃于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定期分享个人演奏录像、大师班片段以及采访花絮等内容。这些线上分享不仅让古典音乐爱好者更贴近他的艺术世界,也为推广钢琴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施密特先生在社交媒体上的真诚互动使他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和支持。

演奏厅:青岛音乐厅

青岛音乐厅位于市南区兰山路1号,原名“青岛市礼堂”。始建于1935年,南与栈桥隔街相望,西与百年老街中山路相邻,是一座优秀的现代欧式建筑。2005年为了能满足举办全国小提琴比赛的需要,文化部派专家到青岛实地考察,提出“兰山路礼堂规模适中、声学建设条件好,适合改建为音乐厅”。 改建设计方案不仅重塑了古典音乐厅的历史风貌,而且符合了现代专业音乐厅的功能标准。改建后的青岛音乐厅建筑外墙无论设计风格、墙体用料,还是线条装饰,都可恢复展现出原建筑风格的整体效果。根据国标《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声学设计规范》要求,观众席设计为阶梯错排式,使每位观众的双耳可充分暴露在直达声范围内。每张座椅进行了严格的声学测试,满足了每位观众的视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