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鸣云门》管乐节目单
一、吹打乐《舟山锣鼓》 浙江歌舞团集体创作
演奏:全体吹打声部
这是浙江歌舞团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首反映渔民生活的新型吹打乐曲,表现了渔民们扬帆出海,抵抗海浪撒网捕鱼的劳动场景。中段抒情的慢板,曲调委婉优美,富有江南色彩;云锣的运用。使乐曲增添了不少情趣。最后设计了一大段锣鼓,充分发挥「十面锣」复杂的演奏技巧,表达人们忘我劳动的热情。最后又以「十面锣」以难度快速演奏作结束,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笛子独奏 《燕归来》 作曲:王次恒
演奏:朱炜
钢琴伴奏:谢克然
《燕归来》乐思来源于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乐曲清新灵动,秀润醇厚,含蓄内敛,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希望。很多人对燕子的迁徙很深的感触,每当到了燕子往南飞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淡淡的忧伤,这预示着这一年又要快过去了,自己好像又蹉跎了岁月,碌碌了人生。从这首曲子里头能够听出更多的是欣喜和期望,因为南飞虽然略带忧伤,但是燕子总归有归来的时候。
三、唢呐重奏 《拉呱》 山东传统乐曲
演奏:唢呐 李广锋 曹艺琴 王萍 林智东
竹笛 曲睿 石祥翔
笙 张泽恩 翟乃川
打击乐 皇甫庆玲 盛豪
拉呱是北方地区的方言,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拉呱有的热情,有的含蓄,各有特点。本曲是民间吹打乐优秀曲目之一,由魏永堂、陈明田等人于50年代晚期,用《大笛锣》、《冒尖》等山东民间乐曲串编而成。乐曲采用“双合凤”形式(即两支唢呐对吹以笙和合),并加打击乐套打。是一首非常喜庆、热闹的吹打乐作品。
四、重奏 《管的进击》 作曲:王辰威(新加坡)
演奏:全体吹打声部
《管的进击》是一首以笙为主的室内乐作品,以三首中国台湾民歌为素材,分别是《六月茉莉》《思想起》和《丢丢咚》。从抒情的《六月茉莉》和《思想起》行进到活泼的《丢丢咚》,最后全曲随着汽笛声犹如火车加速前进至高潮的尾声,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层次和情感变化。
——中场休息10分钟——
五、竹笛四重奏 《梧影婆娑》 作曲:卢耀波
演奏:朱炜 曲睿 刘松涛 石祥翔
钢琴伴奏:谢克然
该作品为四支竹笛与钢琴而作,灵感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所在—汾阳路婆娑生姿的梧桐树影,融合了传统江南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语汇,通过生动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校园风景。作者借景抒情,既赞美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盛,更致敬并感恩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度过的美好时光。
六、唢呐独奏 《恣逸》 作曲: 李渊清
演奏:薛天龙
钢琴伴奏:谢克然 打击乐:石皓琥
《恣逸》是作曲家李渊清为唢呐与钢琴、打击乐所作的一首乐曲。作者将爵士音乐中轻松荡漾的bossanova和拉丁音乐中潇洒自如的tango融入到唢呐演奏中,以“自由奔放”为核心意象,通过节奏狂欢与音色对话,构建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平等对话的艺术场域,带给听众活力十足、潇洒舒适的感受。
七、笙四重奏 《Caprice on 007》 改编:刘燕
演奏:张泽恩 刘人源 翟乃川 叶家豪
钢琴伴奏:谢克然 爵士鼓:石皓琥
此曲将西方经典间谍主题与中国传统笙、现代钢琴和爵士鼓结合,形成“东方神秘感+西方爵士律动”的独特风格。高音笙演奏主旋律,突出原曲的间谍主题和紧张感;中、低音笙负责和弦铺垫,模仿原版铜管的厚重感。既保留原曲的紧张刺激,又增添新音色层次。
八、重奏 《金龙舞》 作曲:黄志耀(新加坡)
演奏:全体吹打声部
《金龙舞》是一首采用吹打乐形式的乐曲,该曲将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完美融合,争相共鸣,锣鼓喧天,通过热情的节奏展现出金龙狂舞、翱翔九天的气势。
——吹打声部演奏员:
梆笛:朱炜 曲睿(兼大笛)
曲笛:刘松涛 石祥翔
高音笙:张泽恩 叶家豪(兼中音笙)
中音笙:刘人源(兼高音笙)
低音笙:翟乃川(兼高音笙)
高音唢呐:薛天龙(兼管子) 王萍(兼中音唢呐)
中音唢呐:李广锋(兼高音唢呐)
次中音唢呐:曹艺琴(兼高音唢呐)
低音唢呐:林智东
打击乐:皇甫庆铃 王富生 王轶炜 盛豪 石皓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