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SIDCT 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主舞台展演板块
半山舞人《隐匿的风景》
演出时间:2025年8月31日(日)16:00
演出时长:约7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作品编导:连国栋
演出主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演出票价:180/280/380/480/580元
(AB票档价格一致,仅用于区分区域)
身体、排练场和时光,
构成一道隐匿在山林里风景。
池塘的声音,动植物的声音,
汇成时间、质量和空间的想象。
当身体成为隐匿的风景,
我们终将在舞者的孤影里照见自己的形状。
【亮点介绍】
2025·SIDCT 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特别呈现
半山舞人最新力作 打破人与物的界限
镜子、把杆 成为身体的延伸和对抗
现代生存困境体验 冷峻实验风
狂躁尖锐的电子乐 折射声、物、社会
多重力场解剖 极简主义动作语言
凝练社会机械浮世绘
即兴“偶发美学”嵌入编舞
形成张力性当代社会的身体样本
【演出介绍】
身体、排练场和时光,构成一道隐匿在山林里风景。与舞者生活相关的物品,觉得有趣的物品,每天触及却又察觉不到的物品,被遗忘的物品,被废弃的物品,将会与身体产生各种关联性的探索,作为可移动的道具,成为身体的拓展和延申。
山林的声音,池塘的声音,动植物的声音,他们呼吸的声音,脚步的声音,村里的劳作的声音,山下的喧嚣的声音,遥远处工厂的声音,夜里寂静无声的声音,每一种声音会导出不同色彩的身体,不同的形状和质量,也形成不同的空间想象。
每个不同的人,不同的个人经验,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忧虑,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希冀,他们的渴望,他们的欢乐和失落,他们平静的生活。又会给身体带来各种不同的反差和思索。
编导关注与人的身体与各种媒介建立关联,由此探讨人的身体的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与进化,进而探索舞蹈的身体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如何产生深层的交互。在这次的创作中,这些探索和思考都将延续和发展。也是年轻时代在各个社会层面交织汇集的当代性样本。
【两点详述】
《隐匿的风景》以冷峻的实验精神,将身体置于物、声、社会的多重力场中解剖,不仅创新了舞蹈语汇,更揭示了现代性生存困境的体感。
身体与物,道具的哲学延展
作品以舞者日常生活的物品为媒介,将其转化为身体的延伸载体。这些道具通过解构与重组,与舞者形成“异质同构”关系——物品脱离原生功能,成为身体动态的物理外延,既拓展了动作的物理边界,亦隐喻现代社会中被工具化的身体异化。编导连国栋在此构建了一种“物性身体”的探索场域,挑战舞蹈中主客体的传统分野。
声景叙事与身体质感的互文
声音设计打破常规配乐逻辑,以山林呼吸、村落劳作、城市喧嚣等环境采样作为“声景驱动”。不同声源触发身体质感的突变:如机械噪音中的僵直震颤对应工业化规训,虫鸣夜寂中的流体蠕动则唤醒原始生命感。这种“声景—身体”的即时互文,生成动态的空间拓扑学,使舞者肢体在抽象几何与具象社会符号间自由转译。
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对抗性
舞者群体并非追求动作统一性,而是强调个体经验的差异化表达。以极简主义动作语言凝练社会议题的尖锐性;半山舞人成员以即兴生成的“失误美学”嵌入编舞结构,希冀在集体动作中形成张力性对话,构成当代社会的身体样本。
连国栋的“边界游牧”
连国栋延续其跨领域创作基因,将文学叙事转化为身体语法。其“缝隙创作论”在此剧中深化:通过拆解舞蹈与装置艺术、戏剧行为的边界,形成“非表演性”动作序列。舞者常在“行进中断”中爆发即兴段落,使作品游移于预设结构与偶然生成之间,呼应后现代舞蹈“正在进行时”的美学立场。
半山舞人的身体技术体系
舞团以“技术服务于表达”为原则,融合后现代舞坠落与漂浮的技术与东方身体哲学。欧阳靖在旋转中保持脊柱螺旋式延展,吴欣昱则以地面翻滚的“重力妥协”重构支撑逻辑。这种身体,以拒绝炫技的对“结构流畅性”的反叛,直指编导核心命题:在消费主义时代,舞蹈如何以“去优雅化”姿态捍卫身体的真实存在。
【编导介绍】
连国栋
编导、舞者,生于北京。
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时开始舞蹈创作。
2002起在北京现代舞团研修。
2004年-2005年先后加入金星舞蹈团和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
2006年起他作为独立舞者与不同的艺术家合作。
合作包括生活舞蹈工作室、纸老虎工作室、汪建伟、曹斐、李建军、何雨繁、香港多空间等,演出于汉堡Kampnagel艺术中心、慕尼黑室内剧院、阿姆斯特丹Frascsti剧院、汉堡世界戏剧节等剧院和艺术节。
2008年作品《心象》入选草场地青年编导计划。
受邀于北京交叉艺术节、上海越界艺术节其后陆续有《二三事》、《时间》、《瞬间》等作品演出于北京、广州等多个艺术节和剧院。
2010年入选荷兰Emio Greco/PC舞团“Beyond-China”国际舞蹈项目。
2012年获全额奖学金参加美国舞蹈节。
2015年于香港多空间与雷琰驻地创作《Encounter》。
2018年与雷琰合作的《我什么也没说》首演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受邀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聚裂”艺术节、深圳南山戏剧节、德国明斯特Pumpenhaus剧院、意大利Fabbrica Europa当代艺术节、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首尔国际舞蹈节。
2020年他们共同创作了中国舞协“培青计划”委约,中德意联合制作的《我们谈论的是关于未来》,演出于北京9当代舞团“时间.之问”艺术节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2022年他们的创作《选择性遗忘的前夜》首演于中法“文化之春”,受邀于上海外滩美术馆
2016年起,他与雷琰以“雷.栋工作站”开展公共工作坊 ,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进行交流。
2020年,他们联合创办了“直角尺独立表演”。
【主创团队】
半山舞人
半山舞人由湖南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长沙创立,专注于舞蹈创作、演出及舞蹈教育。舞团以现代舞与区域民间舞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多舞种融合发展,为青年编舞家及舞者打造兼具艺术性与创新性的实践平台。舞团以中国传统审美意境为底色,东方美学之基,融合当代艺术表达。通过环境舞蹈、实验剧场等形式突破舞台边界,探索舞蹈与生活的深度联结,以及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舞团创作作品《SHENG》、《耘》、《潮》三部曲,《一步之遥》、舞者共创作品《山不在高》;创作环境舞蹈《我们以生活的方式跳舞》、以及“峡谷舞会”系列环境舞蹈演出—《溪言》、《破浪》、《山骨》、《观秋》、《峡谷中,水瀑下》;合作实验剧场《偏·见》;与编导连国栋合作作品《隐匿的风景》,携手国际编导Luc Jacobs 推出作品《NIX》。
2019-2024年连续举办四届半山舞人艺术周,涵盖舞蹈展演、即兴比赛、舞蹈工作坊、舞蹈论坛、跨界艺术展览等模块,首创“ 没有编排”现代舞即兴比赛 (2022年启动,累计举办三届)。2024年新增“第一届舞蹈摄影展”,拓展舞蹈与视觉艺术的对话。
成员汇聚多元背景与风格,以纯粹的艺术追求与突破性创作精神,践行“以生活为源、以舞蹈为媒”的初心,为当代舞蹈生态注入鲜活能量。
总导演:连国栋
音乐作曲:陳宙粼
灯光设计:刘诗豪
演员:谢子灵、欧阳靖、吴欣昱、董翀翰、肖鑫、周声润
演出主办: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
【2025 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
“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于2019年发起,是一个让国内青年当代舞编舞定期集中展示作品的平台。它每两年举行一次,甄选全国范围内最具有风格性的当代舞作品,并邀请国际策展人前来观摩,推动中国当代舞蹈走向世界舞台。
2025年“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将于8月27-31日举办。它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策划及主办,联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程十发美术馆和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共同支持,由《当代舞蹈艺术研究》提供学术支持。涵盖了主舞台展演、片段展示、推介会、主旨论坛、工作坊、影像放映和户外舞台共七大板块。
本届双年展主题为“薪火”。火,在中国文化中既是文明之源,亦象征变革与重生。2025年为农历乙巳年,有“薪火相传”之意,恰如当代舞扎根传统却不断裂变的生命力。本届双年展以“火”呼应天时,邀青年舞者以肢体作“木”,点燃火的革新能量——或野性如燎原,或精微似灯烛,让当代舞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媒介,以灼热之姿照亮中国当代舞的世界舞台。
【购票须知】
1.购票方式:支持线上购票,可选择电子票或纸质票寄送,或至售票处现场购票。
2.取票方式:为避免演出前取票人员大量聚集,售票处将进行人员分流,请于演出日之前取票或者于演出当天提前90分钟到场并遵循剧场安排有序取票。
3.入场时间:为避免演出前观众大量聚集,演出提前60分钟可进入剧场,提前30分钟可进入观众席。
4.购票时请确认订单信息(场次时间、票价、张数、座位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支持退换。
5.购票后可于公众号点击【申请发票】,演出结束后五个工作日截止发票申请,发票将在演出结束后统一开具。